悲怆与命运

1

《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顶峰之作,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

第一乐章开头的引子,就带出了深沉、令人震慑的情绪。带有附点的小调和弦,听起来非常沉闷,在黑暗社会中得不到喘息一样,充满“悲怆”的气氛,也像是沉重的压力伴随着痛苦的叹息,在此透露着自我精神与现实压力所造就的矛盾冲突,伴随着痛苦的叹息与绝望,暗示着在自由未来的幻想和希望。而后,呈示部的主部以激动紧张的情绪,在低音与高音间迅速流窜,音与音之间是急速的推进,不让人有喘息的余地,猛烈的抗争着,咆哮着,犹如乐曲的主人公“扼住命运的咽喉”,爆发出愤怒的呼声,就像是一粒富有生命力的种子,在广阔的沃土里茁壮成长,突破重重困难,汇成了火一般热情的高涨,又似释泄内心获得自由解放的喜悦。第一主题在一连串的精巧安排之下,爆发出昂炽的狂奋,年青的贝多芬狂野,热烈的情感如火花般的迸现,表现内心精神追求的强烈欲望;相对的降e小调第二主题较为平静优美。在这可以听到悲惨的呼吸、凄凉的哀诉、急躁的冲动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快板的一段音乐中,表现了汹涌起伏、不可遏止的热情。在这个乐章里,作曲家心中的郁闷、愤怒和不满现状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第一乐章使我们时时感到命运的胁迫,以及英雄对命运的抗争。

第二乐章中有完全不同于第一乐章的悠闲优美之感。如歌的慢板,抒发了诚挚的感情,像是作者在倾吐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淳朴、优美的抒情旋律,响彻着管风琴一样的音响,大调的从容温馨、坚定;小调的凄恻动荡、紧张所展现出的,是如同抒情的无词歌。在此,贝多芬表现的是他对生命、对人类的爱就像阳光一样,明澈地闪耀在每一个音符上,而生活中的阴霾是暂时的,希望和爱的阳光是永恒的,它终会温暖、照亮人心,心境也如春天破土的嫩芽,使人彷佛备受大自然清新的垂帘,内心既舒畅而愉悦。这个乐章非常适合劳碌了一天的都市夜归人,于万籁俱寂之时静静聆听,以放松心情,阅读自己。我甚至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为乐圣,不仅因为他在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性及英勇无畏的人格魅力,更在于他创作出浪漫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及《悲怆》第二乐章等作品,表现了唯美华丽的alter ego。只有一个全面的人,才能具备宽广的胸襟,容受广大的艺术天地,承接变化无穷的形与色。

第三乐章里面,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音乐进入第三乐章,亲切、典雅,没有交响性的激情,也没有凝重的阴影覆盖。似含有忧郁思乡的情结,似描画令人依恋的田园,平和而优美的主题犹如彩环一般抛向生活,去吮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去解脱自我痛苦的心灵。尾奏中激烈而热情爆发的旋律给“悲怆”以完满的答复:冷静面对现实,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英勇地去斗争,为了自由,为了人类的友爱与和平。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结尾,显示出作曲家的自信和洒脱。

2

“悲怆”这个标题是贝多芬亲手写上的,当时作者已开始经受耳疾的折磨,但尚无失聪的迹象,贝多芬本人也乐观地相信自己终能克服这一顽疾,否则《海得堡遗书》也就不会出现了。与作者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相比,贝多芬前半生所受的挫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创作《悲怆》时并无拿破仑横扫欧洲这类重大事件发生,硬要将作品和时事扯上关系,就会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有人曾将这首奏鸣曲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比较,指出在这两部作品中,存在着共同的“青春的哀伤感”。可能人们是从这个标题出发,将它和当时德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相对应而做出这种结论的。确实,在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在莫扎特的g小调第40交响曲中,都弥漫着类似的情绪。

但贝多芬毕竟有其独特的个性,实际上,他的作品中弥漫着的是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也弥漫着一种对无限、对理想的渴望。他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肉体上和生活中的种种痛苦、恐惧、忍让、敬畏,他感悟到了生命的升华。正如E·T·A·霍夫曼所说:“人的心在尘世之物中感悟超尘世之物。”

贝多芬在他的生活中感觉到了悲怆,感悟到了生命中自我的力量,他将这些写进了这部奏鸣曲,用音乐把我们带出生命的躯壳,导向那无垠的精神疆域,向我们的灵魂中灌注了英雄的理想和人格。“我的王国是在天空。”“我是替人类酿制醇醪的酒神。是我给人以酒神上至高的热狂。”“我们这些精神上无限而生命有限的人,就是为了痛苦和欢乐而生的。几乎可以这样说:最优秀的人物通过痛苦才能得到欢乐。”贝多芬在自己的痛苦中培育出精纯美丽的花朵,献给世人,解救世人,造福世人,他是人类的英雄,人类的普罗米修斯。

3

    真正能表现贝多芬失聪后的心理状态的,当属《命运》交响曲。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第五交响曲《命运》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自身妥协的精神!
  《命运》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最早是从
1803年开始有意写作这部作品的,其创作主旨和意图正是贝多芬被疾病所困之后,所发出的心灵呼唤!好在,最终他战胜了自己的意志,他没有被不公平的命运所击退,他战胜了自己。尔后,重新回到维也纳继续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中,贝多芬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他感觉自己不能屈服于命运,而应该勇于发起挑战!
  大家也许会误解,当时是不是因为贝多芬的耳疾有所改善,他才重新鼓起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其实并非是这样,从作曲家自己写的许多日记、信件中可以看出,贝多芬的耳聋是逐渐加重的,其间并非单纯的听力减退,而且还会伴随着严重的杂音干扰,让他苦不堪言。所以贝多芬对自己重拾信心完全是其精神上的胜利,来自于对“命运的挑战”。所以在自己对生命有了重新认识之后,作曲家企图用一部大型的交响乐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歌颂这一自我斗争的主题。自此《命运交响曲》的主题渐露雏形。
  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真的,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当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敲门!是啊,开门见山,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遗。或许这四个音符给所有人的影响真的太深刻了,所以音乐一开场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感觉!我想,这正是贝多芬音乐才华与他个人精神最充分结合的表现!接下去,我们好似看到了一幅激烈战斗的场面,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似乎都在舞刀弄剑、奋勇拚杀!你可以把主角想象成贝多芬乃至任何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或革命斗争史实。但我觉得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听众而言,主角应该是你自己!那么敌人是谁,很明了——命运!因为我想,每个人都有面对命运考验的时候。主题在重复着,恐怖的声音依然在回荡,似乎斗争者并没有征服这个强大的“命运对手”!我想很多听众在这里会感到一丝精神上的疲乏。
  正在这时,第二乐章舒缓的旋律传来了,似乎是一位母亲伸出了双手来抚慰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的儿子,也好像是几名携手斗争的勇士在大战之后对敌人、对未来进行交流、思索。虽然音乐是平缓的,但是内在含有一种催人奋进的默默力量,好像在不断的鼓动战士继续前进。在经历了第一乐章激烈的挣扎之后,听众们在这里得到了片刻的休息,好似是一剂疗伤药。第三乐章是快板谐谑曲,但是却听不到任何“幽默、谐谑的成分”。在这里战士重新拿起了武器,回到了阴云笼罩的战场,音乐的气氛也突然从平和转为阴暗。好像战士脚踏着牺牲者们的血迹在一步一步朝命运之神逼近,不断积累着力量和勇气。第四乐章的大幕即将徐徐拉开!
  在此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命运交响曲》的第三、第四乐章是连续演奏的,从第三乐章最后一部分那平静、忧郁的缓慢突然跳跃到第四乐章一开始那突如其来、如同山洪暴发一般的合奏。其实这个手法来自于《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从引子转到正题的那一部分。正是由于成功写下了《第四》的首乐章,才给《命运》的终曲乐章带来了灵感。我想任何一个听众面对着如此汹涌而来的凯旋之声,心中应该无不感觉激荡——黑暗被打破了、命运被征服了、阳光重新照耀大地!战士在庆祝自己的胜利、人群在欢唱胜利的颂歌!听众也可以送一口气,甚至为作品的伟大而感到一丝快慰和激动。我想这正是为什么几百年来,有许多人可以从《命运交响曲》中获取力量、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压力、人生挑战的重要原因!
  年近
40岁的贝多芬,在这时候用他那炙热的感情以及独特的个性风范,以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和音乐天赋,为后人留下了这部永远不会过时的经典!

About Niccolo Paganini

Diabolus in Musica
此条目发表在古典音乐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留下评论